首页 > 诗文 > 刘禹锡的诗 > 始闻秋风

始闻秋风

[唐代]:刘禹锡

昔看黄菊与君别,今听玄蝉我却回。

五夜飕飗枕前觉,一年颜状镜中来。

马思边草拳毛动,雕眄青云睡眼开。

天地肃清堪四望,为君扶病上高台。

始闻秋风译文及注释

译文

去年看菊花我和您告别,今年听到蝉叫我又返回。

五更的风声飕飗枕上觉,一年的颜状变化镜中来。

战马思念边草拳毛抖动,大雕顾盼青云睡眼睁开。

秋高气爽正好极目远望,我为您抱着病登上高台。

注释

君:即秋风对作者的称谓。

玄蝉:即秋蝉,黑褐色。我:秋风自称。

五夜:一夜分为五个更次,此指五更。飕飗(sōuliú):风声。

颜状:容貌。

拳毛:攀曲的马毛。

雕:猛禽。眄(miàn):斜视,一作“盼”。

肃清:形容秋气清爽明净。

扶病:带病。

参考资料:

1、高志忠 .刘禹锡诗词译释 .哈尔滨市 :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,1982年 :248-249页 .

2、傅明伟 .中华千古名篇赏析 .北京市 :中央编译出版社 ,2006年 :123-124页 .

3、范晓燕 .唐诗三百首赏译 :南方出版中心 ,2005年 :246页 .

始闻秋风创作背景

  这首诗作于公元836—842年之间。唐武宗会昌元年(841),刘禹锡作《秋声赋》。这首诗中所表现出来的积极进取,与《秋声赋》颇为一致,可见这首诗的写作年代不会与《秋声赋》的写作年代太远。公元836年秋天,作者刘禹锡患了足疾,此后一直疾病缠身。这首诗中明写诗人有病,与这个时期诗人的健康状况颇符,说明这首诗断不会作于公元836年之前。

参考资料:

1、高志忠 .刘禹锡诗词译释 .哈尔滨市 :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,1982年 :248-249页 .

刘禹锡简介

唐代·刘禹锡的简介

刘禹锡

刘禹锡(772-842),字梦得,汉族,中国唐朝彭城(今徐州)人,祖籍洛阳,唐朝文学家,哲学家,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,曾任监察御史,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。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,有“诗豪”之称。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。政治上主张革新,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。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(今湖南常德)。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、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“汉寿城春望”。

刘禹锡共有诗(654篇)

猜你喜欢

姹莺娇 本名惜奴娇 山居述怀

王丹桂

泉石清幽,好个真游地。香风散、彩云呈瑞。日暖天和,更时有珍禽戏。嘉致。总妆点、山家况味。外景充盈,内景还相契。丹炉畔、虎龙交会。女姹婴娇,频劝我、倾金液。沈醉。但高卧、晴霞影里。

次镇江守曾宏甫见寄韵

宋代曾几

一别高明去,频为瘴疠侵。

连沧公境界,横碧我山林。

南辕杂诗一百八章 其十五

清代姚燮

二鼓黄垒堡,三鼓香城村。旋风飐轮角,沙叶为蔽昏。

大河莽东注,石闸西营屯。奔蹄不受役,纵性投沄浑。

送归中丞使新罗(一本题下有册立吊祭四字)

唐代耿湋

远国通王化,儒林得使臣。六君成典册,万里奉丝纶。
云水连孤棹,恩私在一身。悠悠龙节去,渺渺蜃楼新。
望里行还暮,波中岁又春。昏明看日御,灵怪问舟人。

中秋玩月崇真万寿宫

元代张翥

西风吹月出云端,松柏流光绕石坛。上国山河天广大,仙家楼观夜高寒。

似闻玉杵鸣玄兔,疑有瑶笙下翠鸾。只把酒杯供醉赏,不知零露满金盘。

游灵山二首

宋代袁燮

何人题作一灵山,千古佳名不可刊。

欲识此声非浪得,试于高处一凭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