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讼

[宋代]:王安石

孔子见南子,子路为不怡。

欲从公山氏,勃郁见色辞。

道如天之苍,万物不能缁。

弟子尚不信,况余乏才资。

明知古人仁,语默各有时。

苟出不自慎,果为听者疑。

白圭尚有磨,驷马犹能追。

一言成不智,虽悔欲何为。

彼狂上古杳默无人声,日月不忒山川平。

人与鸟兽相随行,祖孙一死十百生。

万物不给乃相兵,伏羲画法作後程。

渔虫猎兽宽群争,势不得已当经营。

非以示世为聪明,方分类别物有名。

夸贤尚功列耻荣,蛊伪日巧雕元精。

至言一出众辄惊,上智闭匿不敢成。

因时就俗救刖黥,惜哉彼狂以文鸣。

强取色乐要聋盲,震荡沈浊终无清。

诙诡徒乱圣人氓,岂若泯默死蚕耕。

王安石简介

唐代·王安石的简介

王安石

王安石(1021年12月18日-1086年5月21日),字介甫,号半山,谥文,封荆国公。世人又称王荆公。汉族,北宋抚州临川人(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),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、思想家、文学家、改革家,唐宋八大家之一。欧阳修称赞王安石:“翰林风月三千首,吏部文章二百年。老去自怜心尚在,后来谁与子争先。”传世文集有《王临川集》、《临川集拾遗》等。其诗文各体兼擅,词虽不多,但亦擅长,且有名作《桂枝香》等。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《泊船瓜洲》中的“春风又绿江南岸,明月何时照我还。”

王安石共有诗(1607篇)

猜你喜欢

十二月乐章 其七 七月

明代李德

桐风刮帐无春温,赤精解绶佩金神。银浦桥成鹊济津,遥遥帝子度长云。

野芳萋萋日杲杲,十万蛾眉镜中老。锦楼折竹夜迎仙,越秀吴都巧不眠。

鹊桥仙·小照

曾廉

当时风度,珠冠玉佩,渭上行官寓省。便将七尺活埋来,埋不到、梦中浮梗。

哑然一笑,频年落拓,那不遭人齿冷。满头霜雪识为谁,是影外、依微残影。

游西湖

宋代释绍嵩

西湖招提三百六,佳处如春有眉目。

一番雨过吞青空,万顷无波鸭头绿。

到白水有感

宋代陈著

吾气已衰飒,兹行增惨凄。

近山云易雨,积水路如溪。

山中

唐代方干

散拙亦自遂,粗将猿鸟同。飞泉高泻月,独树迥含风。
果落盘盂上,云生箧笥中。未甘明圣日,终作钓渔翁。

凤衔杯 咏秦羽阳宫瓦

近现代溥儒

羽阳宫殿悲何处。彩云萧史同朝暮。霸业久随尘,问咸阳、可怜焦土。

祗河岳,还如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