烟蓑雨笠的成语故事


烟蓑雨笠

拼音yān suō yǔ lì

基本解释①指蓑衣斗笠两种雨具。②借指隐者的服装或隐者优游自适的生活。

出处宋·苏轼《书晁说之〈考牧图〉后》诗:“烟蓑雨笠长林下,老去而今空见画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烟蓑雨笠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烟蓑雨笠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痛痛快快 清·刘鹗《老残游记续集遗稿》第一回:“依我看来,泰山是五岳之一,既然来到此地,索兴痛痛快快的逛一下子。”
脆而不坚 毛泽东《改造我们的学习》:“华而不实,脆而不坚。”
冠履倒置 清 赵翼《廿二史札记》第22卷:“明宗之于强藩已多所包容,不能制驭矣。至石晋尤甚,几有冠履倒置之势。”
音信杳无 明·吾邱瑞《运甓记·剪发延宾》:“盼前程音信杳无。”
众喣山动 明 李东阳《余肃敏公传》:“役未及兴,而众喣山动。”
少壮不努力,老大徒伤悲 《乐府诗集·长歌行》:“百川东到海,何时复西归。少壮不努力,老大徒伤悲。”
损人不利己 鲁迅《书信 致曹聚仁》:“只有损人而不利己的事,我是反对的。”
杜绝言路 《后汉书·袁绍传》:“操欲迷夺时明,杜绝言路。”
三人行,必有我师 先秦 孔子《论语 述而》:“三人行,必有我师焉,择其善者而从之,其不善者而改之。”
头面人物 王蒙《悠悠寸草心》:“小小的理发室也反映着人世的沧桑,何况到这里来整容的颇多头面人物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