鉴赏
这是女诗人纪映淮的一首咏物诗。
首句写柳树所处的环境。清秋时节,几点寒鸦栖息在秦淮河边的柳树上,清凉澄澈的秋水在河中缓缓流淌,微泛波光,这些风物,点染出一派清冷萧瑟的气氛,对下句诗中秋柳的萧疏神态起了适切的陪衬作用。次句写女诗人此时的心情。秋季的柳树已不像春天那样生机蓬勃、婀娜多姿了。随着树叶黄落,秋柳已显得有些萧条稀疏,特别是眼前的秦淮柳只有稀稀落落的几行,就更令人增添萧疏之感了。“萧疏”二字,突现出秋柳的风神资质;而女诗人偏偏爱看秋柳这萧疏的神态,这不仅因为秋柳本身显示出一种与春柳迥异的清朗的美,而且也因为女诗人本身具有清高的气质和孤寂的心境,正是这种主客观的交融才使诗人产生了独特的美感。
在前两句诗曲尽秋柳妙处的基础上,诗人在末两句又进一步抒写了内心的情思。春天时节,柳色青青,柔条依依,人们常折柳以表惜别之情,如今秋柳这般萧疏,它那衰黄的枝条显然已不可能系住离亲别友的游子行人了,可是,曾几何时,当柳树扬花吐絮,它曾撩起多少诗人才女的诗意啊!《世说新语·言语》载:“谢太傅寒雪日内集,与儿女讲论文义,俄而雪骤,公欣然曰:‘白雪纷纷何所似?’兄子胡儿曰:‘撒盐空中差可拟。’兄女曰:‘未若柳絮因风起。’公大笑乐。即公大兄无奕女(谢道韫),左将军王凝之妻也。”谢道韫以飞絮比雪,应声成佳句,后世遂用“咏絮才、咏雪才、柳絮才、谢女才”等称扬工于吟诗的女子,或指其才华。此处女诗人反用此典,以雪比飞絮,“飞香”二字,又点化了李白“瑶台雪花数千点,片片吹落春风香”之句,显得更为凝练优美,使读者仿佛嗅到杨柳吐絮飞花时节的清香。显然,诗人是以谢女自况而又并不逊色的。无怪乎王士祯闻此诗,因作《秦淮杂诗》云:“十里秦淮水蔚蓝,板桥斜日柳毵毵。栖鸦流水空萧瑟,不见题诗纪阿男。”盖赏其风神也。
猜你喜欢
- 唯有门前镜湖水,春风不改旧时波。
-
昨夜西风凋碧树,独上高楼,望尽天涯路。
出自 《宋代》 晏殊: 蝶恋花·槛菊愁烟兰泣露
-
时光只解催人老,不信多情,长恨离亭,泪滴春衫酒易醒。
出自 《宋代》 晏殊: 采桑子·时光只解催人老
- 无情最是台城柳,依旧烟笼十里堤。
- 死去元知万事空,但悲不见九州同。
-
醉别西楼醒不记。春梦秋云,聚散真容易。
出自 《宋代》 晏几道: 蝶恋花·醉别西楼醒不记
- 垂死病中惊坐起,暗风吹雨入寒窗。
-
小轩独坐相思处,情绪好无聊。
出自 《宋代》 石孝友: 眼儿媚·愁云淡淡雨潇潇
-
年年负却花期!过春时,只合安排愁绪送春归。
出自 《清代》 张惠言: 相见欢·年年负却花期
- 相思似海深,旧事如天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