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hū

图书

拼音tú shū
注音ㄊㄨˊ ㄕㄨ

繁体圖書
词性名词

词语解释

图书[ tú shū ]

⒈  泛指书籍。

图书目录。

books;

⒉  图籍。指疆域版图与户籍等簿册。

atlas;

⒊  指图章或图章的印记。

刻两方图书。——《儒林外史》

seal;

⒋  指河图洛书。

chart;

⒌  图册。

picture album;

引证解释

⒈  书籍。

《韩非子·大体》:“豪杰不著名於图书,不録功於盘盂。”
唐 郑谷 《赠文士王雄》诗:“图书长在手,文学老於身。”
宋 梅尧臣 《送刁景纯学士赴越州》诗:“前舟载图书,后舟载女乐。”

⒉  图籍。指疆域版图与户籍等簿册。

《史记·萧相国世家》:“沛公 至 咸阳,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, 何 独先入收 秦 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…… 汉王 所以具知天下阸塞,户口多少,彊弱之处,民所疾苦者,以 何 具得 秦 图书也。”
《晋书·宣帝纪》:“经日,乃行其营垒,观其遗事,获其图书、粮穀甚众。”

⒊  参见“河图洛书”。参见“河图洛书”。

指河图洛书。语出《易·繫辞上》:“河 出图, 洛 出书,圣人则之。”
《汉书·五行志中之下》:“河 洛 出图书。”
宋 司马光 《三月三十日偶成诗献留守开府太尉兼呈真率诸公》:“河 洛 今为盛,图书昔所潜,家家花启户,处处酒飘帘。”

⒋  犹图谶。参见“图讖”。

《汉书·王莽传上》:“图书皆书 莽 大臣八人。”
《后汉书·桓谭传》:“增益图书,矫称讖记。”
李贤 注:“图书即讖纬符命之类也。”
宋 朱翌 《猗觉寮杂记》卷下:“光武 令 尹敏 校图讖…… 敏 曰:‘臣见前人增损图书,敢不自量,切幸万一。’帝深非之,竟不罪。”

⒌  画册。

汉 荀悦 《汉纪·成帝纪二》:“观古之图书,贤圣之君皆有贤臣在侧。”

⒍  图章。

宋 张耒 《汤克一图书序》:“图书之名,予不知其所起;盖古所谓璽,用以为信者。”
清 鞠履厚 《印文考略》:“古人於图画书籍,皆有印以存识,遂称图书印。故今呼官印仍曰印,呼私印曰图书。”
《儒林外史》第二一回:“要费先生的心,刻两方图书。”

国语辞典

图书[ tú shū ]

⒈  书籍。

《韩非子·大体》:「豪杰不著名于图书,不录功于盘盂。」

典籍 文籍

⒉  地图户籍。

《汉书·卷三九·萧何传》:「何独先入,收秦丞相御史律令、图书臧之。沛公具知天下阨塞,户口多少,彊弱处,民所疾苦者,以何得秦图书也。」

⒊  河图洛书的简称。参见「河图洛书」条。

《汉书·卷二九·沟洫志》:「圣王兴则出图书 ,王道废则竭绝。」

⒋  图谶符命一类的书籍。参见「图谶」条。

《汉书·卷九九·王莽传上》:「图书皆书莽大臣八人。」

⒌  图章。

《儒林外史·第二一回》:「何不把我的名字,合著他的号,刻起两方图书来印在上面。」

分字解释

※ "图书"的意思解释、图书是什么意思由国学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。

造句

1.独具齐鲁风格气派的艺术精品,进一步做大做强“鲁剧”品牌,努力打造具有较大影响力的“鲁版图书”品牌,壮大“文学鲁军”品牌,推动形成“齐鲁画派”。

2., 我循声望去,看见的是书橱里一群图书义愤填膺的眼神,你这个凶手!

3.电子阅览室是未来电子或数字图书馆在现阶段的一种过渡形式,也是当前一种卓有成效的服务方式。

4.图书馆对于借了图书久假不归者,给予严肃处理。

5.图书馆里静悄悄的,大家都在津津有味地看书。

6., 图书馆要以创新的思路和手段变革图书情报工作,自觉服务于对策研究这个中心。

7.此后,良莠不一的此类图书纷至沓来,表明市场对此类图书有强劲的需求。

8.宽敞的图书馆,白发苍苍的教授,波浪状的阶梯教室,一个接一个的讲座,眼花缭乱的外国电影,各种各样的活动。

9.在上图客流高峰时段,楼层临时休息区的座位也被一抢而空,就连借阅室整理图书的梯子也有人霸占。

10.作为编目员,我们也永远都感谢我们图书馆公共的一面:我们博学多识的参考咨询服务、我们丰富的馆藏资料、以及我们流通和获取的灵活措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