七八

拼音qī bā
注音ㄑ一 ㄅㄚ

词语解释

七八[ qī bā ]

⒈  七八成。表示将近达到某种极限。

⒉  差不多;大概。

⒊  七乘八,五十六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七八成。表示将近达到某种极限。

宋 苏轼 《与范子丰》诗之五:“夏田旱捐七八,盐法更变,课入不登。”
宋 王灼 《碧鸡漫志》卷二:“晁天咎、黄鲁直 皆学 东坡,韵製得七八。”
元 秦简夫 《赵礼让肥》第一折:“可怜我也万苦千辛度命咱,现如今心似油煠,肉似钩搭,死是七八,那个提拔!”

⒉  差不多;大概。

元 无名氏 《符金锭》第三折:“伺候着,七八丢下绣球儿来也。”
《金瓶梅词话》第五回:“还早些个,你自去卖一遭来,那厮七八也将来也。”
《金瓶梅词话》第五八回:“这咱晚,七八有二更,放了俺们去罢了。”

⒊  七乘八,五十六。

《素问·上古天真论》:“[丈夫]七八,肝气衰,筋不能动。”

国语辞典

七八[ qī bā ]

⒈  十之七八,七八成。

元·秦?夫《赵礼让肥·第一折》:「可怜我也万苦千辛度命咱,现如今心似油煠,肉似钩搭,死是七八,那个提拔!」

⒉  可能、大概。

元·无名氏《符金锭·第三折》:「伺候著,七八丢下绣球儿来也。」
《金瓶梅·第五八回》:「大爷,这咱晚七八有二更,放了俺每去罢了。」

分字解释

※ "七八"的意思解释、七八是什么意思由国学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。

造句

1.这样热烈的蓝天白云和阳光,在我的记忆里,似乎今年七八月份也少见,今年副高蔫巴巴的,站在季节的舞台中央无精打采,临下场了倒迸发了。

2.老年膳食安排巧,精、兼、少来身体好。精:食物新鲜,营养全面;兼:食不厌杂,粗细配搭;少:三四五顿,七八分饱。

3.数学系女友要分手,男友问原因,女:你经济一穷二白,性格不三不四,成绩乱七八糟!男:你太夸张了!女:我说的八九不离十!

4.因为我不爱写字,每一次,我写字的时候都写得乱七八糟,每一次,把作业交上去老师都唉声叹气,每一次同学们看我的字都会笑,因此我也觉得字很丑,也会情不自禁的笑起来。

5.抗日期间,愁云惨雾的重庆,才七八岁的白先勇染上肺病,得了“童子痨”后被拘禁在山坡上一幢小房子里,童年就那样与世隔绝虚度过去。

6.时光的流逝筑起了层层防线,把薄弱的环节伪装起来,并且除了几条人来人往的熟路以外到处都布了地雷,因而我们大概只能在缠得乱七八糟的电线的这一头,向对方发发信号而已。

7.他的小名叫李小泉,七八岁时,母亲饿死在兵荒马乱的年景里,剩下他们姐妹兄弟一窝张嘴的娃子,他父亲更没办法抚养,走投无路,自缢了。

8.这位朋友热爱音乐,午后休闲时光,约上七八位好友开怀畅谈,间或弹唱一曲,雅趣盎然。

9.七八十年前,有一群人,他们的一生为我们今天所歌颂。就在重庆,在白公馆渣滓洞的牢房里,他们不屈不挠的斗争,打动了国民的良知。

10.这位新来的女大学生,做事马马虎虎,不拘小节,资料总是不加整理便递交上去,办公桌上的文件乱七八糟,老板批评了她许多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