fāngmíng

方明

拼音fāng míng
注音ㄈㄤ ㄇ一ㄥˊ

词语解释

方明[ fāng míng ]

⒈  上下四方神明之象。木制,方四尺,设六色六玉。古代诸侯朝见天子、会盟或天子祭祀时所置。

⒉  传说中人名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上下四方神明之象。木制,方四尺,设六色六玉。古代诸侯朝见天子、会盟或天子祭祀时所置。

《仪礼·觐礼》:“诸侯覲于天子,为宫方三百步,四门,坛十有二寻,深四尺,加方明于其上。方明者,木也,方四尺。设六色,东方青,南方赤,西方白,北方黑,上玄,下黄。设六玉,上圭,下璧,南方璋,西方琥,北方璜,东方圭。”
郑玄 注:“方明者,上下四方神明之象也。”
贾公彦 疏:“谓合木为上下四方,故名方;此则神明之象,故名明。此 郑 解得名方明神之义也。”
胡培翚 正义:“方明,以方四尺之木为之,上下四方,共有六面。设六色者,每面各设一色,以象其神。设六玉者,每面各设一玉,以为之饰。”
《汉书·律历志下》:“商 十二月乙丑朔旦冬至,故《书序》曰:‘ 成汤 既没, 太甲 元年,使 伊尹 作《伊训》。’《伊训》篇曰:‘惟 太甲 元年十有二月乙丑朔, 伊尹 祀于先王,诞资有牧方明。’言虽有 成汤、太丁、外丙 之服,以冬至越茀祀先王于方明以配上帝,是朔旦冬至之岁也。”

⒉  传说中人名。

国语辞典

方明[ fāng míng ]

⒈  四方神明的像。

南朝梁·刘勰《文心雕龙·祝盟》:「骍毛白马,珠盘玉敦,陈辞乎方明之下,祝告于神明者也。」

分字解释

※ "方明"的意思解释、方明是什么意思由国学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。

造句

1.万有引力、电的相互作用和磁的相互作用,可以在很远的地方明显的表现出来,因此用肉眼就可以观察到;但也许存在另一些相互作用力,他们的距离如此之小,以至无法观察。

2.任他有偷天换日的本事,也难逃警方明察秋毫的法眼。

3., 在警方明察秋毫的侦办下,这件悬案,终于宣告侦破。

4., 北国明月,南海碧波,东方明珠,西域戈壁,奔腾不息的长江黄河,屹立不倒的泰山长城,都闪耀着党徽的光芒,都吟唱着祝福之歌:七一到,为党祝福。

5.北国明月,南海碧波,东方明珠,西域戈壁,奔腾不息的长江黄河,屹立不倒的泰山长城,都闪耀着党徽的光芒,都吟唱着祝福之歌:七一到,为党祝福。

6.对于近年来广播电视节目出现的娱乐化,地方化语言,从60年代初就从事播音员工作的中央台著名播音员方明比较担忧的,是青少年会有样学样。

7., 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台像一个巨人屹立在黄浦江畔。

8.以上海东方明珠塔的城市简笔画,以及海宝的可爱形象,憧憬世博会给上海带来更加的现代化。

9.花篮没有贺联,上面插着一把寒光闪闪的匕首,方明的脸色立刻沉了下来。

10.黄浦江边,东方明珠塔光辉灿烂,高耸入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