体力

拼音tǐ lì
注音ㄊ一ˇ ㄌ一ˋ

繁体體力
词性名词

词语解释

体力[ tǐ lì ]

⒈  身体的力量。

增强体力。

physcal power; fleshly strength;

⒉  由身体或手用力而做的。

干体力活儿。

physcal; manual;

引证解释

⒈  人体活动时所能付出的力量。

晋 张华 《博物志》卷五:“初小困,十数日后,体力壮健,不復思食。”
明 吴承恩 《贺杨封君七十障词》:“神明益茂,体力逾康。”
魏巍 《东方》第六部第十三章:“郭祥 开刀以后,症状很快消失,体力日渐康复。”

国语辞典

体力[ tǐ lì ]

⒈  身体活动的能力。

如:「运动可以增强体力,促进身体健康。」

脑力 精力

分字解释

※ "体力"的意思解释、体力是什么意思由国学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。

造句

1.在1992年的艰苦岁月里,饥荒开始肆虐,我卖掉家里的金器购买了足够的食物,以供养脆弱的孩子,并让掘墓人有足够的体力进行工作。

2.无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,都是为社会创造财富。

3.现在么,省省劲,不是希音这样彼此爱慕的,我真想节约体力以待怪物。

4.使人幸福的不是体力,也不是金钱,而是正义和才能。

5.随着蒸汽机的出现,机器生产逐渐代替了笨重的体力劳动。

6.体育可以帮助人们经受对体力和脑。

7.个人的力量和整体力量相比是微不足道的。

8.最折磨人的不是脑力劳动,也不是体力劳动,而是操心(worry)!

9.我询问了一下,这是一家专门进行大型广告策划推广的公司,正与我一直想要去身体力行的经济新闻不谋而合。

10.中考是比知识、比能力、比心理、比信心、比体力的一场综合考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