xiānliè

先烈

拼音xiān liè
注音ㄒ一ㄢ ㄌ一ㄝˋ
词性名词

词语解释

先烈[ xiān liè ]

⒈  对烈士、殉难者的尊称。

革命先烈。
为诸先烈。——孙文《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·序》

martyr;

⒉  又。

诸先烈之牺牲。
先烈遗志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祖先的功业。

《书·冏命》:“绳愆纠谬,格其非心,俾克绍先烈。”
孔 传:“使能继先王之功业。”
南朝 梁 沉约 《南郊恩诏》之三:“仰寻先烈,思致升平。”
鲁迅 《汉文学史纲要》第八篇:“魏 晋 以来,逮相师法,用以叙先烈,述祖德。”

⒉  建有功业的先人。

唐 杜牧 《唐故银青光禄大夫礼部尚书崔公行状》:“易名定謚,为国常典,敢书先烈,达于执事,附于史氏云尔。”
宋 司马光 《进古文孝经指解表》:“伏惟尊号皇帝陛下,纯孝之性发於自然,动静云为,必咨训典,起居出入,不忘先烈。”
清 钱谦益 《户部广西清吏司主事李孔度授承德郎制》:“尔先人昭事我祖,公望岿然;尔尚佽我多艰,无忘先烈。”

⒊  对烈士的尊称。

徐特立 《论国民公德》:“爱国不要成为完全是思想上的,要用爱国的思想推动行动,并且不要忘记百年来为祖国流血的先烈。”

国语辞典

先烈[ xiān liè ]

⒈  先人的功业。

《书经·冏命》:「绳愆纠谬,格其非心,俾克绍先烈。」

⒉  尊称已故有功烈的人。

唐·杜牧〈唐故银青光禄大夫崔公行状〉:「易名定谥,为国常典,敢书先烈,达于执事,附于史氏云尔。」

如:「革命先烈」。

英语martyr

德语Märtyrerin, Märtyrer (S, Mil)​

法语martyr

分字解释

※ "先烈"的意思解释、先烈是什么意思由国学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。

造句

1.每年的七月七日,河北省邯郸市成安县的82岁老人倪保明都会去距家3公里的成安县革命烈士陵园悼念亲人,追悼为抗战牺牲的先烈。

2.向参与保路运动的川粤鄂湘保路运动的先烈致意,向参与辛亥革命的先烈们致意,向一切反*裁反*制反封建的英雄致意。

3.一挂纸钱是献给祖先的怀缅,一杯薄酒是奉给先烈的祭奠,一片艳阳是春回大地的标签,一条短信是送给朋友的祝愿:清明节,祭祖别太伤感,踏青舒心开颜!

4.先烈们可歌可泣的事迹,给我们增添了无穷的力量。

5.包括秋瑾、黄花冈七十二烈士等在内的先烈们的流血牺牲岂不毫无价值?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是不可磨灭的。

6.铭记九一八,让历史的风云鞭策我们奋进的脚步,让先烈的忠魂聆听我们自强的怒吼;不忘九一八,让未来的发展见证华夏的崛起,让世界的目光聚焦中国的奇迹。勿忘国耻,爱我中华!

7.一曲《红梅赞》让革命先烈的形象傲然挺立,熠熠闪光。

8.我来到烈士陵园瞻仰先烈。

9.如果缺乏必要的竞争壁垒,“先驱”变“先烈”也是极有可能的事情。牛根生

10.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革命先烈前赴后继,浴血奋战换来的,是来之不易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