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hī

失足

拼音shī zú
注音ㄕ ㄗㄨˊ
词性动词

词语解释

失足[ shī zú ]

⒈  比喻犯严重错误或堕落。

一失足成千古恨。

trip;

⒉  行走时不小心跌倒。

失足落水。

slip;

引证解释

⒈  谓举止不庄重。

《礼记·表记》:“君子不失足於人,不失色於人,不失口於人。”
孔颖达 疏:“不失此足之容仪而作夸毗进退於众人也。”

⒉  不慎跌倒;足未站稳。

五代 王定保 《唐摭言·误掇恶名》:“杨篆 员外, 乾符 中佐 永寧 刘丞相 淮南 幕,因游 江 失足坠水。”
清 和邦额 《夜谭随录·碧碧》:“少年遑遽,极力挤之, 孙 猝不及防,失足坠岩下。”
郭小川 《大海浩歌》:“我们的五班长,不慎失足落大海。”

⒊  比喻堕落或犯严重错误。

明 陈汝元 《金莲记·弹丝》:“少逢漂泊,偶尔失足于风尘。”
清 严有禧 《漱华随笔·汤先生》:“少年儿宜使苦,苦则志定,将来不失足也。”
洪深 《少奶奶的扇子》第一幕:“少奶奶:‘一失足成千古恨,女人走错了路,是不能原谅的。’”

国语辞典

失足[ shī zú ]

⒈  举止不庄重。

《礼记·表记》:「君子不失足于人,不失色于人,不失口于人。」

出错 堕落

⒉  走路不小心而摔倒。清·和邦额也作「失脚」。

《五代汉·王定保·唐摭言·卷九·误掇恶名》:「杨篆员外,干符中佐永宁刘丞相淮南幕,因游江失足坠水。」
《夜谭随录·卷一·碧碧》:「少年遑遽,极力挤之,孙猝不及防,失足坠岩下。」

⒊  因不慎而堕落、失节或误入歧途。

明·陈汝元《金莲记·第三出》:「少逢漂泊,偶尔失足于风尘。」
《花月痕·第二五回》:「一失足成千古恨,再回头是百年身!」

英语to lose one's footing, to slip, to take a wrong step in life

德语Ausrutscher (S)​, Fehlhandlung (S)​, Fehlleistung (S)​, Fehltritt (S)​

法语faire un faux pas, avoir un écart de conduite

分字解释

※ "失足"的意思解释、失足是什么意思由国学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。

造句

1.我像只蜘蛛一样身子紧贴着岩壁,左右开弓,两手轮换着紧抓住铁杆,还得时时关注脚下,步步踩实,生怕"一失足成千古恨"。

2.其实所谓背叛不过如此,你看不开那就是一生的追悔,永远都无法原谅;你看开了,这只会是你心爱的人,在迷茫时候不小心的失足。

3.实在走投无路了,出来卖了,难免有“满楼红袖招”的时候,但大半在青春不再后,自己给自己留下一段“一失足成千古恨”的考语。

4.孝,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往事。

5.一失足成千古恨,此时李强无论怎么后悔,都已经晚了。

6.在被像犯人般看守的时间里,郑午绞尽脑汁想要出去,最后和另一个失足者商量好,两人在厕所一起摆平了看守,夺回手机跑了出来。

7., 我被世界观看也被家人观看,我一点都不敢失足,我谨守目前的安稳,守护自己的不勇敢。

8.在他的循循善诱下,有许多失足少年都改邪归正了。

9.沐明药夤夜隐伏在药田之中,收敛气息设下陷阱,连自己都没看出来,失足摔落,只怕就是为了采撷这一味灵药。

10.意志薄弱的人,往往失足于纸醉金迷的大都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