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历
词语解释
阅历[ yuè lì ]
⒈ 指过去所经历的事迹。
例阅历三旬,贼以飞梯,鹅车,木驴等四面齐攻,城欲陷者数。——《旧唐书·吐蕃传》
英experience;
⒉ ;或历任的职务。
例阅历浅。
引证解释
⒈ 经历。
引《旧唐书·吐蕃传下》:“﹝ 吐蕃 军﹞十五万众,围我 盐州 数重……閲歷三旬,赋以飞梯、鹅车、木驴等四面齐攻,城欲陷者数四。”
⒉ 亲身见过、听过或做过。
引元 方回 《次韵刘元煇喜予还家携酒见访》之一:“苦辛厌奔驰,忧患饱閲歷。”
清 薛福成 《登泰山记》:“侯相以阴雨竟夕,未观日出,笑曰:‘君等识之,天下事未閲歷者不可以臆测,稍艰难者不可以中阻也。’”
冯雪峰 《蛙和蚯蚓和大地》:“他们经过了平原,许多河流,乡村和城市,看见过各种不同的地形和建筑,听见过各种不同的言语和最好的音乐,阅历得更多。”
⒊ 由经历得来的知识或经验。
引清 申涵光 《春过》诗:“性好遨游贪懒出,身多閲歷晚知非。”
田汉 《<电影戏剧表演术>序》:“正因为到了四十之年,学问和阅历都达了相当成熟之度。”
孙犁 《秀露集·文学和生活的路》:“生活的阅历和积累,不是专凭主观愿望可以有的。”
⒋ 犹履历。
引明 张居正 《明制体以重王言疏》:“盖以恩例概及,比之考绩不同,故以賚被为荣,不必详其閲歷,此制体也。”
⒌ 逐一考察。
引郑观应 《盛世危言·吏治下》:“臣自履任至今,每细心閲歷各属员,其庸碌无长、贪劣废弛者,俱不足论,观其颇有声名,素称才能之员,一一考其实迹。”
国语辞典
阅历[ yuè lì ]
⒈ 经历、经验。
引《老残游记·第七回》:「先生阅历最多,所谓险阻艰难备尝之矣,民之情伪尽知之矣。」
《文明小史·第三〇回》:「究竟老表弟在官场阅历多年,说来的话总还好听。」
近履历 经历 经验
分字解释
造句
1.阅读是一种心情需要,应该伴随人的一生,所以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,会随着年龄、阅历、生活境况的不同,变换着自己的阅读趣味。
2.放得下,是因为能看得开。而看得开,要仰仗于两个方面:一要心足够大,一要阅历足够沧桑。其实阅历沧桑了,心也就大了。概括一点上,就是心要辽阔。心辽阔了,人生才能辽阔。
3.从他们饱经忧患的阅历之中,农民群众懂得,不应轻信那些到他们村中花言巧语进行游说的知识分子。
4., 大头仔自信是因为他眼光浅,没见过大世面,有些夜郎自大;古峰毕竟是经历过大风大浪,卷入过风口浪尖的人,他的自信,来自阅历,来自锤炼,来自骨子里。
5.伴随着人生阅历的增多,徐铉入宋前后的诗风发生变化,由南唐时的清婉淡雅、平易流畅转变为入宋后的凄楚宛折,工巧精致。
6.我喜欢浪漫高雅睿智,内心世界丰富,生活阅历广,博学多才,重情义,懂女人,能常给女人惊喜,有男人味道的感性的阳光男人…
7.给我一次艰难,让我懂得战胜;给我一次挫折,让我饱尝锻炼;给我一次失利,让我学会检讨;给我一次耻辱,让我学会振奋;我谢谢每一次带我走向成功的阅历。
8.这位老先生阅历广泛,是个博古通今的人。
9.人生有限,不可能事事经历,也不需事事经历,一个获得知识、丰富阅历的重要途径便是读书。书籍,能把辽阔的空间和漫长的时间毫无保留地浇灌给自己,让自己能够驰骋古今,经天纬地。
10.当你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时,你就是优雅的;当你能控制自己的心态时,你就是成功的。优雅不是训练出来的,而是一种阅历;淡然不是伪装出来的,而是一种沉淀。时间流逝,老去的只是容颜,而灵魂,却可以变得越来越动人。恒诲法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