知耻近乎勇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知道羞耻,已经接近了勇敢。
出处西汉·戴圣《礼记·中庸》:“好学近乎知,力行近乎仁,知耻近乎勇,知斯三者,则知所以修身。”
基础信息
拼音zhī chǐ jìn hū yǒng
注音ㄓ ㄔˇ ㄐ一ㄣˋ ㄏㄨ ㄩㄥˇ
感情知耻近乎勇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。
字义分解
推荐成语
- 如臂使指(意思解释)
- 结党营私(意思解释)
- 意气风发(意思解释)
- 主忧臣劳(意思解释)
- 风流才子(意思解释)
- 投石问路(意思解释)
- 野没遗贤(意思解释)
- 悬崖勒马(意思解释)
- 东扶西倒(意思解释)
- 一哄而起(意思解释)
- 昂藏七尺(意思解释)
- 绊脚石(意思解释)
- 度己失期(意思解释)
- 共商国是(意思解释)
- 峨峨洋洋(意思解释)
- 皮笑肉不笑(意思解释)
- 一窍不通(意思解释)
- 依样画葫芦(意思解释)
- 韩信将兵,多多益善(意思解释)
- 善善恶恶(意思解释)
- 背乡离井(意思解释)
- 图穷匕见(意思解释)
- 千真万确(意思解释)
- 屦及剑及(意思解释)
- 望尘靡及(意思解释)
- 辞喻横生(意思解释)
- 连车平斗(意思解释)
- 暗香疏影(意思解释)
- 久假不归(意思解释)
- 阿娇金屋(意思解释)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木本水源 | 树的根本,水的源头。比喻事物的根本或事情的原因。 |
一钱太守 | 比喻值得称赞的廉洁的官吏。或讥讽那些贪官污吏贪财。 |
反复无常 | 反复;颠过来倒过去;无常:没有常态。经常变化没有稳定的状态。形容变动不定或狡诈多变。 |
不辱使命 | 辱:辜负,玷辱。指不辜负别人的差使。 |
取长补短 | 吸取别人的长处;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。 |
首身分离 | 首:头。头和身体分开了。指被砍头。 |
缘悭分浅 | 悭:欠缺。缘分欠缺。指与对方无缘相见 |
多谋善虑 | 谋:谋划,策划;虑:思考。富于智谋,又善于思考。 |
弦外之响 | 比喻言外之意。 |
顿挫抑扬 | 形容诗文作品或音乐声响等高低起伏、停顿转折,和谐而有节奏。 |
节哀顺变 | 抑制哀伤,顺应变故。用来慰唁死者家属的话。 |
作乱犯上 | 犯:冒犯。违抗尊长或朝廷,为悖逆或叛乱的行为。 |
发号施令 | 发、施:发布;下达;号:号令、命令。发布命令;下达指示;进行指挥。 |
阳春白雪 | 阳春;白雪:是战国时代楚国的艺术性较高难度较大的歌曲;后来泛指高深的;不通俗的文学艺术。 |
将伯之呼 | 指求人帮助。 |
文治武功 | 政绩和战功。指治理国家和对外用兵都功绩显著。旧时多用为对帝王或重臣的赞誉之词。 |
三个臭皮匠,合成一个诸葛亮 | 诸葛亮:三国时蜀国刘备的军师。比喻人多智广。 |
结缨伏剑 | 结缨:系上帽带;伏剑:拔剑自刎。比喻为维护正义而献身。 |
面有难色 | 脸上露出为难的神色。 |
唇枪舌剑 | 嘴唇像枪;舌头像剑。形容能言善辩;言词犀利;针锋相对。也作“舌剑唇枪。” |
受益匪浅 | 匪:通“非”。得到的好处很多。 |
知往鉴今 | 鉴:借鉴。了解过去作为今天的借鉴。 |
安身立命 | 安身:有容身之所;立命:精神上安定。指生活有着落;精神有所寄托。 |
子继父业 | 儿子继承父亲的事业。 |
不宁唯是 | 宁:请助词,无义;唯:只是;是:这样。不只是这样。即不仅如此。 |
细水长流 | 细:微小。比喻节约使用财物;使经常不缺用。也比喻一点一滴不间断做某件事。 |
忘乎所以 | 形容由于激动而忘了应有的态度;作出不适宜的举动。乎:古汉语虚词;无词汇意义;所以:指原来应有的态度或行为。 |
繁荣富强 | 繁荣:(经济或事业)蓬勃发展;兴盛;富强:(国家)生产丰富;力量强大。形容国家兴旺发达;富足强大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