拯溺扶危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拯:救。溺:落水者。危:危难。救助落水者,扶持危难中的人或国家。亦作“拯危扶溺”、“拯危济困”。
出处《陈书·虞寄传》:“然夷凶剪乱,拯溺扶危,四海乐推,三灵眷命,揖让而居南面者,陈氏也。”
例子金·马钰《战掉丑奴儿》词:“风刀雪箭三冬苦,当恤贫儿,身上无衣……人人正好修功德,当起慈悲,拯溺扶危。”
基础信息
拼音zhěng nì fú wēi
注音ㄓㄥˇ ㄋ一ˋ ㄈㄨˊ ㄨㄟ
感情拯溺扶危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用于处事。
近义词拯危扶溺
字义分解
推荐成语
- 靡所底止(意思解释)
- 当仁不让(意思解释)
- 夜深人静(意思解释)
- 惜指失掌(意思解释)
- 春风风人(意思解释)
- 喜新厌旧(意思解释)
- 营私舞弊(意思解释)
- 因噎废食(意思解释)
- 刀光剑影(意思解释)
- 民不畏死(意思解释)
- 饱食暖衣(意思解释)
- 户告人晓(意思解释)
- 以毒攻毒(意思解释)
- 女扮男装(意思解释)
- 敢不承命(意思解释)
- 龙争虎斗(意思解释)
- 平心而论(意思解释)
- 风虎云龙(意思解释)
- 东施效颦(意思解释)
- 共为唇齿(意思解释)
- 安闲自得(意思解释)
- 南征北战,东荡西杀(意思解释)
- 鸡口牛后(意思解释)
- 单刀直入(意思解释)
- 冒失鬼(意思解释)
- 望尘靡及(意思解释)
- 腾声飞实(意思解释)
- 大势所趋(意思解释)
- 他山之石(意思解释)
- 慢条斯理(意思解释)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日理万机 | 理:处理;万机:纷繁的政务。指帝王宰相每天要处理许许多多的事务。现指国家领导人为国事日夜操劳。 |
木本水源 | 树的根本,水的源头。比喻事物的根本或事情的原因。 |
豆萁燃豆 | 比喻兄弟相残。 |
绿林大盗 | 指聚集山林的强盗。 |
乘风破浪 | 乘:趁着。趁着顺风;破浪前进。比喻志向远大;气魄雄伟;不怕困难;奋勇前进;多含施展远大抱负之意。也作“乘长风破万里浪”、“长风破浪”。 |
干干脆脆 | 痛痛快快,干净利索。 |
多谋善虑 | 谋:谋划,策划;虑:思考。富于智谋,又善于思考。 |
生龙活虎 | 比喻像很有生气的蛟龙和富有活力的猛虎。形容活泼矫健;富有生气。 |
柳暗花明又一村 | 原形容前村的美好春光,后借喻突然出现新的好形势。 |
以弱制强 | 以:用,靠。弱:弱小。制:制服。靠着弱小的力量去制服强大的力量。亦作“以弱毙强”。 |
败俗伤风 | 指败坏社会道德风气。 |
大张旗鼓 | 大规模地摇旗擂鼓(张:展开;铺排;旗鼓:古代作战时传达军令的用具)。原形容作成的规模和声势大;现泛指做事规模和声势很大。 |
发号施令 | 发、施:发布;下达;号:号令、命令。发布命令;下达指示;进行指挥。 |
鬼鬼祟祟 | 迷信的人指鬼怪;或指鬼怪害人。形容行为偷偷摸摸;不光明正大。 |
黑不溜秋 | 形容黑得很难看。 |
国泰民安 | 泰:太平。国家太平;人民生活安定。 |
吉光片羽 | 片羽:一片羽毛;指吉光身上的一小块毛皮;吉光:古代传说中的神兽;毛皮为裘;入水数日不沉;入火不焦。比喻残存的极其珍贵的文物。 |
珠玉之论 | 形容精辟的言论,卓越的见解。 |
流里流气 | 举止轻浮,品行不端。 |
龙驭上宾 | 亦作“龙御上宾”。《史记·封禅书》:“黄帝采首山铜,铸鼎于荆山下。鼎既成,有龙垂胡涘下迎黄帝。黄帝上骑,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馀人,龙乃上去。”后因用“龙驭上宾”为皇帝之死的讳饰语。意为乘龙升天,为天帝之宾。 |
横七竖八 | 有的横着;有的竖着。形容杂乱无章;没有条理。 |
人面狗心 | ①《晋书·苻朗载记》:“朗曰:‘吏部为谁,非人面而狗心,狗面而人心兄弟者乎?’王忱丑而才慧,国宝美貌而才劣于弟,故朗云然。”后因以“人面狗心”比喻容貌美好而才学低下的人。②犹言人面兽心。 |
欺人自欺 | 自欺:自我欺骗。欺骗自己,也欺骗别人。 |
充耳不闻 | 充:塞住;闻:听。塞住耳朵不听。形容不听别人的意见或劝告。 |
认贼作父 | 把坏人当作父亲;常指卖身投靠坏人或敌人。 |
显亲扬名 | 显:使显赫;扬:传扬。使父母宗族显耀;张扬自己的声誉。指中举、立功、做官的荣耀。 |
壮心不已 | 指有抱负的人到了晚年;雄心壮志仍不衰减。壮心:宏大的志向;已:停止。 |
字斟句酌 | 一字一句都推敲、斟酌。形容说话、作文章严谨慎重。斟酌:考虑;推敲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