斩将搴旗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搴:拔取。拔取敌旗,斩杀敌将。形容勇猛善战。
出处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刘敬叔孙通列传》:“汉王方蒙矢石争天下,诸生宁能斗乎?故先言斩将搴旗之士。”
例子即使斩将搴旗,威振疆场,亦偏将之任,非主公所宜也。(明 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五十三回)
基础信息
拼音zhǎn jiàng qiān qí
注音ㄓㄢˇ ㄐ一ㄤˋ ㄑ一ㄢ ㄑ一ˊ
繁体斬將搴旗
感情斩将搴旗是褒义词。
用法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;含褒义。
近义词斩将夺旗
字义分解
推荐成语
- 不登大雅之堂(意思解释)
- 安适如常(意思解释)
- 经帮纬国(意思解释)
- 没颠没倒(意思解释)
- 富贵骄人(意思解释)
- 匡乱反正(意思解释)
- 说一不二(意思解释)
- 算无遗策(意思解释)
- 损人不利己(意思解释)
- 半路出家(意思解释)
- 暴取豪夺(意思解释)
- 反面无情(意思解释)
- 信以为真(意思解释)
- 黑不溜秋(意思解释)
- 兴高采烈(意思解释)
- 将夺固与(意思解释)
- 面有难色(意思解释)
- 分工合作(意思解释)
- 遗世绝俗(意思解释)
- 羊质虎皮(意思解释)
- 古往今来(意思解释)
- 珠还合浦(意思解释)
- 轻重缓急(意思解释)
- 离本趣末(意思解释)
- 黄钟毁弃(意思解释)
- 欢聚一堂(意思解释)
- 乔太守乱点鸳鸯谱(意思解释)
- 高山仰止,景行行止(意思解释)
- 悲不自胜(意思解释)
- 改恶向善(意思解释)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床上安床 | 比喻不必要的重叠。 |
干干脆脆 | 痛痛快快,干净利索。 |
着手回春 | 指诗歌格调自然清新。也比喻医术高明。 |
先声夺人 | 声:声势;夺人:指动摇人心。先张扬自己的声势以压倒对方。也比喻做事抢先一步。 |
天涯海角 | 天的边缘;海的尽头。形容非常偏僻遥远的地方。也指彼此相隔极远。涯:边。 |
损人不利己 | 损害别人对自己也没有好处。 |
男女授受不亲 | 授:给予;受:接受;亲:亲自接触。封建礼教规定男女之间不能直接接触、言谈或授受物件,限制男女交往 |
天之骄子 | 骄子:宠儿。老天爷的宠儿。汉朝人因匈奴极为强盛而称之为“天之骄子”;意即匈奴为天所骄宠。现指条件极其优越;特别幸运的人。也指非常勇敢或有特殊贡献的人。 |
目不转睛 | 睛:眼珠。眼睛不眨;眼珠不转地盯着看。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;看得出神。 |
反老还童 | 反:回。由衰老恢复青春。形容老年人充满了活力。 |
化鸱为凤 | 比喻能以德化民,变恶为善。鸱,猫头鹰,古人以为凶鸟。语本《后汉书·循吏传·仇览》:“时考城令河内王涣,政尚严猛,闻览以德化人,署为主簿。谓览曰:‘主簿闻陈元之过,不罪而化之,得少鹰鹯之志邪?’览曰:‘以为鹰鹯不若鸾凤。’” |
惊鸿艳影 | 惊鸿:轻捷飞起的鸿雁。形容女子轻盈艳丽的身影。多就远望而言。 |
发号施令 | 发、施:发布;下达;号:号令、命令。发布命令;下达指示;进行指挥。 |
徇私舞弊 | 为了个人利益或照顾私人关系而弄虚作假;做不合法规的事。徇:依从;舞弊:用欺骗的方法做违反法规的事。 |
羽旄之美 | 装饰着羽毛的旗子飘动的状观景象。 |
兵微将寡 | 微、寡:少。兵少将也不多。形容力量薄弱。 |
春去冬来 | 春天过去,冬天到来。形容时光流逝 |
唇枪舌剑 | 嘴唇像枪;舌头像剑。形容能言善辩;言词犀利;针锋相对。也作“舌剑唇枪。” |
散带衡门 | 指退官闲居或过隐居生活。 |
顾景惭形 | 看着身影,对自己的形体感到羞愧。谓自认不配享受某种荣誉、称号等而感到惭愧。 |
生知安行 | 生来就知道天下通行的大道,从容安然地实现天下的大道。 |
当头棒喝 | 当头:迎头;喝:大声喊叫。原是佛教用语。禅宗和尚接待初学的人用棒迎头一击;或大喝一声;以考验对方的领悟程度。现在泛指使人震动和醒悟的猛烈手段。 |
欧风美雨 | 比喻来自欧美的思想文化等方面的侵袭。 |
福善祸淫 | 指行善的得福,作恶的受祸。 |
哀兵必胜 | 哀兵:由受迫而悲愤地奋起反抗的军队。一说“哀;悯也”。怜惜和慈爱士卒。①指因受欺侮而怀着激愤情绪为正义而战的军队一定能打胜仗。反引申为由横遭侵凌残害而悲愤满腔的国家和民族;能奋起抗战;必获胜利。②慈爱士卒而得人心者胜。 |
一棍子打死 | 比喻认为没有丝毫可取之处而全盘否定。 |
始终一贯 | 自始至终都一样。 |
强人所难 | 强:勉强。勉强别人做不愿做或做不到的事情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