削发披缁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剃去头发,身着黑衣。表示出家。
出处明·周楫《西湖二集·党阇黎一念错投胎》:“戴了儒衣儒冠,便是孔子;削发披缁,便是释牟尼佛。”
例子分别去后,王惠另觅了船入到太湖,自此更姓改名,削发披缁去了。清·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八回
基础信息
拼音xuē fā pī zī
注音ㄒㄩㄝ ㄈㄚ ㄆ一 ㄗ
繁体削發披緇
感情削发披缁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指出家。
近义词披缁削发、削发为僧
字义分解
推荐成语
- 缝衣浅带(意思解释)
- 遏恶扬善(意思解释)
- 残花败柳(意思解释)
- 从俗浮沉(意思解释)
- 自怨自艾(意思解释)
- 普天同庆(意思解释)
- 绳锯木断(意思解释)
- 同心合力(意思解释)
- 铺天盖地(意思解释)
- 以弱制强(意思解释)
- 不得而知(意思解释)
- 归马放牛(意思解释)
- 气象万千(意思解释)
- 作壁上观(意思解释)
- 倒裳索领(意思解释)
- 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(意思解释)
- 春去冬来(意思解释)
- 东施效颦(意思解释)
- 爱则加诸膝,恶则坠诸渊(意思解释)
- 身败名裂(意思解释)
- 信口开河(意思解释)
- 孜孜不倦(意思解释)
- 超然绝俗(意思解释)
- 迷离惝恍(意思解释)
- 引领翘首(意思解释)
- 平生莫做亏心事,半夜敲门不吃惊(意思解释)
- 鞭辟入里(意思解释)
- 屦及剑及(意思解释)
- 金玉满堂(意思解释)
- 坑坑洼洼(意思解释)
成语接龙(顺接)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血气方刚 | 形容年轻人精力正旺盛。血气:指精力;方:正;刚:旺盛。 |
博学多闻 | 博学:广博。学识广博,见闻丰富。 |
风言影语 | 捕风捉影的话语。 |
坐薪悬胆 | 坐卧在柴草上,悬胆尝其味。比喻刻苦自励,奋发图强。 |
亭亭玉立 | 形容身材硕长秀美的女子或挺拔奇丽的花木。亭亭:高耸直立的样子;玉立:比喻身材高而美丽。 |
人才济济 | 人才:指德才兼备的人或有某种特长的人。济济:众多的样子。形容有才能的人很多。济济:众多样子。 |
说一不二 | 指说话算数;说了就不更改。 |
赶尽杀绝 | 驱除干净;彻底消灭。比喻残忍狠毒;不留余地。 |
名重一时 | 一时期内名声很大,受到广泛重视。亦作“名震一时”、“名得当时”、“名噪一时”、“名倾一时”。 |
旁征博引 | 旁:广泛;征:征求;博:广博;引:引证。广泛地引用材料作为依据、例证。 |
夫唱妇随 | 唱:原为“倡”;即倡议;提出某种意见。丈夫说什么;妻子也跟着说什么。是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表现。形容夫妻和睦。 |
三长两短 | 比喻意外的灾祸或事故;现多指死亡。 |
吃不了兜着走 | 比喻不能承受或担当。 |
鱼死网破 | 不是鱼死;就是网破。指拼个你死我活。 |
骨肉之亲 | 骨肉:骨和肉,比喻至亲;亲:亲爱。比喻父母、兄弟、子女之间相亲相爱的关系。 |
十恶不赦 | 十恶:旧刑律中规定的十种重罪。指罪恶极大;不可饶恕。 |
峨峨洋洋 | 本用以形容音乐高亢奔放。后亦用以形容欢乐之态。语本《列子·汤问》:“伯牙善鼓琴,锺子期善听。伯牙鼓琴,志在高山,锺子期曰:‘善哉!峨峨兮若泰山。’志在流水,锺子期曰:‘善哉!洋洋兮若江河。’” |
不可磨灭 | 磨灭:指痕迹、印象、功绩、事实、道理等;经过相当长的时间逐渐消失。形容永远不会消失。 |
目无全牛 | 比喻技艺熟练到了得心应手的境界。 |
念兹在兹 | 念:思念;记念;兹:此;这个。念念不忘某件事。 |
充耳不闻 | 充:塞住;闻:听。塞住耳朵不听。形容不听别人的意见或劝告。 |
雷大雨小 | 比喻说得多,做得少,声势很大,实效很小。 |
无影无踪 | 踪:踪迹。形容完全消失;不知去向。 |
寥寥无几 | 寥:稀少;很少;无几:没有几个。形容非常稀少;没有几个。 |
以夷制夷 | 夷:旧时泛指外族或外国。利用外族或外国之间的内部矛盾;使其相互冲突;削弱其力量。 |
走过场 | 形容办事只在形式上过一下,却不实干。 |
反戈一击 | 反:反转;调转;戈:古代的一种兵器;尖头横刃;长柄;像矛。调转矛头;向自己原来的营垒进攻。比喻掉转方向;对自己阵营的坏人坏事进行斗争。 |
争分夺秒 | 不放过一分一秒;形容对时间抓得很紧。也作“分秒必争”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