犬马之诚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比喻诚心实意。一般谦称自己的诚意。
出处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魏志·陈思王植传》:“臣伏以为犬马之诚不能动人,譬人之诚不能动天。”
例子宋·文彦博《请继上奏封细陈事理》:“犬马之诚,坚于报主。”
基础信息
拼音quǎn mǎ zhī chéng
注音ㄑㄨㄢˇ ㄇㄚˇ ㄓ ㄔㄥˊ
繁体犬馬之誠
感情犬马之诚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宾语;用于自谦。
字义分解
推荐成语
- 绿林豪客(意思解释)
- 训练有素(意思解释)
- 金屋藏娇(意思解释)
- 默不做声(意思解释)
- 褒善贬恶(意思解释)
- 八斗之才(意思解释)
- 走马观花(意思解释)
- 逢人只说三分话(意思解释)
- 争先恐后(意思解释)
- 鸿鹄将至(意思解释)
- 皮开肉绽(意思解释)
- 不费吹灰之力(意思解释)
- 不翼而飞(意思解释)
- 扬威耀武(意思解释)
- 巧上加巧(意思解释)
- 花言巧语(意思解释)
- 难上加难(意思解释)
- 妻儿老少(意思解释)
- 兄弟阋墙,外御其侮(意思解释)
- 粗制滥造(意思解释)
- 秽德垢行(意思解释)
- 流里流气(意思解释)
- 古里古怪(意思解释)
- 快人快语(意思解释)
- 性命攸关(意思解释)
- 匪夷所思(意思解释)
- 今古奇观(意思解释)
- 驾轻就熟(意思解释)
- 欧风美雨(意思解释)
- 鞭辟入里(意思解释)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地地道道 | 真正的,够标准的。 |
天经地义 | 经:道;原则;义:正理。绝对正确;不能改变的道理。比喻理所当然;不可置疑。 |
大名鼎鼎 | 鼎鼎:声威盛大的样子。 |
尽信书不如无书 | 泛指读书不要拘泥于书上或迷信书本。 |
斗方名士 | 斗方:一二尺见方的诗幅或书画页;名士:知名而未出仕的人。好在斗方上写诗或作画以标榜的“名士”。旧指冒充风雅的人。 |
说雨谈云 | 雨、云:男女欢合。谈论男女欢合之事。 |
回光反照 | 指日落时由于反射作用而天空中短时发亮。比喻人死前精神突然兴奋。也比喻事物灭亡前夕的短暂兴旺。 |
举贤任能 | 举:推荐,选拔。举荐贤者,任用能人。 |
群龙无首 | 首:头;引申为领袖。一群龙没有领头的。比喻没有领头的;无从统一行动。 |
拉大旗作虎皮 | 比喻打着革命的旗号来吓唬人、蒙骗人。 |
出头露面 | 在人多的场合公开出现;也指在众人面前出风头表现自己;又常因出现于公共场合而出名。还指出面活动、做事、讲话。 |
反治其身 | 治:整治;身:身体;其身:自身。反而整治自身。指自己反被自己整治的别人的方法所治服。 |
路无拾遗 | 见“路不拾遗”。 |
一场空 | 努力和希望完全落空。 |
气象万千 | 气象:景象;万千:泛指极多。形容景象或事物壮丽而多变化。 |
公才公望 | 才:才识;望:名望。才识名望可称公辅的地位。 |
文治武功 | 政绩和战功。指治理国家和对外用兵都功绩显著。旧时多用为对帝王或重臣的赞誉之词。 |
白首之心 | 老年时的壮志。 |
安闲自得 | 自得:自己感到舒适。安静清闲,感到非常舒适。 |
叫苦连天 | 一声接一声地诉苦。 |
离奇古怪 | 十分奇特少见 |
白草黄云 | 形容边塞荒漠凄凉的景象。 |
欺人自欺 | 自欺:自我欺骗。欺骗自己,也欺骗别人。 |
绿林强盗 | 指山林的强盗。 |
臭名昭著 | 名:名声;昭著:显著;明显。坏名声谁都知道。 |
不宁唯是 | 宁:请助词,无义;唯:只是;是:这样。不只是这样。即不仅如此。 |
今古奇观 | 奇观:奇异的景象。指古今奇怪而少见的事。 |
出师不利 | 师:军队。利:顺利。出战不顺利。形容事情刚开始,就遭受败绩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