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 |
解释 |
以文乱法 |
文:指儒家的经典。引用儒家的经典,非议国家法令。 |
上天无路,入地无门 |
形容无路可走的窘迫处境。 |
费尽心思 |
心思:计谋。挖空心思,想尽办法。形容千方百计地谋算。 |
出师无名 |
谓没有正当理由而出兵征伐。 |
路遥知马力,日久见人心 |
路途遥远才能知道马的力气大小,日子长了才能看出人心的好坏。 |
斗方名士 |
斗方:一二尺见方的诗幅或书画页;名士:知名而未出仕的人。好在斗方上写诗或作画以标榜的“名士”。旧指冒充风雅的人。 |
一指蔽目,不见泰山 |
蔽:遮盖;泰山:山名。一根手指挡住了眼睛,连面前高大的泰山都看不见。比喻为局部现象所迷惑,看不到全局或整体。 |
空穴来风 |
穴:洞、孔;来:招致。有了空隙就会招致风吹来。比喻流言乘机传开来;或比喻消息或传说不是完全没有来由。 |
销声匿迹 |
不出声;不露面。形容隐藏起来或不公开露面。销:消失。 |
劳民伤财 |
劳民:使人民劳累;伤:耗费。既让人民劳累受苦;又耗费了资财。指滥用人力物力;造成浪费。 |
顿挫抑扬 |
形容诗文作品或音乐声响等高低起伏、停顿转折,和谐而有节奏。 |
慌里慌张 |
指焦急不安或精神慌乱。 |
目不忍见 |
形容景象极其悲惨。同“目不忍视”。 |
悬崖勒马 |
在高高的山崖边上勒住马。比喻到了危险的边缘及时清醒回头。勒:收住缰绳。 |
语重心长 |
重:郑重。恳切话说得诚恳;有分量;心意深长。 |
公才公望 |
才:才识;望:名望。才识名望可称公辅的地位。 |
各尽所能,按劳分配 |
|
令人作呕 |
呕:想吐;恶心。形容使人厌恶。 |
文治武功 |
政绩和战功。指治理国家和对外用兵都功绩显著。旧时多用为对帝王或重臣的赞誉之词。 |
共为唇齿 |
比喻互相辅助。 |
饥不择食 |
饿急了就顾不上选择食物。比喻急需时顾不得选择。 |
胡支扯叶 |
见“胡枝扯叶”。 |
子继父业 |
儿子继承父亲的事业。 |
充耳不闻 |
充:塞住;闻:听。塞住耳朵不听。形容不听别人的意见或劝告。 |
半新不旧 |
半:二分之一。指不新不旧。 |
脸黄肌瘦 |
脸色黄,肌体瘦。形容营养不良或有病的样子。 |
群山四应 |
应:应和。四面群山纷纷响应。比喻一声号召,人们群起响应。 |
鸡毛蒜皮 |
比喻无关紧要的小事或毫无价值的东西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