匡俗济时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匡:纠正;济:救助。拯救社会时局和风气,使之归于正道。
出处《宋书 明帝纪》:“王公卿尹,群僚庶官,其有嘉谋直献,匡俗济时,咸切事陈奏,无或依隐。”
基础信息
拼音kuāng sú jì shí
注音ㄎㄨㄤ ㄙㄨˊ ㄐ一ˋ ㄕˊ
繁体匡俗濟時
感情匡俗济时是褒义词。
用法作谓语、定语;指挽救动荡的局势。
近义词匡时济俗
字义分解
推荐成语
- 开门见山(意思解释)
- 讴功颂德(意思解释)
- 长江后浪推前浪(意思解释)
- 八斗之才(意思解释)
- 直截了当(意思解释)
- 兵无常势(意思解释)
- 一尺水翻腾做一丈波(意思解释)
- 花拳绣腿(意思解释)
- 路无拾遗(意思解释)
- 之死靡二(意思解释)
- 危急关头(意思解释)
- 挖空心思(意思解释)
- 困而不学(意思解释)
- 分路扬镳(意思解释)
- 欺善怕恶(意思解释)
- 平心而论(意思解释)
- 胡子拉碴(意思解释)
- 将夺固与(意思解释)
- 一鼓作气(意思解释)
- 牛骥同槽(意思解释)
- 白云苍狗(意思解释)
- 顾景惭形(意思解释)
- 通时合变(意思解释)
- 从天而降(意思解释)
- 败德辱行(意思解释)
- 千真万确(意思解释)
- 临危授命(意思解释)
- 坑坑洼洼(意思解释)
- 反戈一击(意思解释)
- 骂骂咧咧(意思解释)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实至名归 | 实:实际的成就;至:达到;名:名誉;归:到来。有了真正的学识、本领或功业,自然就有声誉。 |
鬼怕恶人 | 比喻凶恶的人惧怕更凶恶者。 |
冷若冰霜 | 若:好像。冷得像冰霜一样。比喻对人对事十分冷淡;没有一丝热情。有时也指面目或态度严厉;使人无法靠近。 |
自力更生 | 依靠自己的力量;重新获得生命。比喻依靠自己的力量使事业发展兴旺。更生:重新获得生命。 |
当仁不让 | 碰到应该做的好事就积极主动去做;不推托;不谦让。当:面对着;仁:原指正义的事;现泛指应该做的好事。 |
薄暮冥冥 | 薄暮:傍晚;太阳落山的时候;冥冥:天地昏暗。傍晚时天色昏暗。 |
学而不厌 | 学习总感到不满足。形容好学。厌:满足。 |
国泰民安 | 泰:太平。国家太平;人民生活安定。 |
千里送鹅毛,礼轻情意重 | 比喻礼物虽然微薄,却情谊深重。 |
孝子贤孙 | 孝敬父母的有德行的子孙。泛指有孝行的子孙。 |
斗水活鳞 | 语本《庄子·外物》:“周昨来,有中道而呼者。周顾视车辙中,有鲋鱼焉。周问之曰:‘鲋鱼来!子何为者邪?’对曰:‘我,东海之波臣也。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?’”后因以“斗水活鳞”比喻得到微薄的资助而解救眼前的危急。 |
比众不同 | 与大家相比,大不一样。 |
珍楼宝屋 | 珍奇的楼阁,华丽的房屋。指富丽豪华的建筑物。 |
绿林强盗 | 指山林的强盗。 |
伸手不见五指 | 形容光线非常暗,看不见四周围的事物。 |
无计可施 | 施:施展。没有什么计谋可以施展。指一点办法也没有。 |
驰魂宕魄 | 形容振撼心灵。 |
息息相关 | 息:呼吸。呼吸也相互关连。形容非常密切。 |
有机可乘 | 机:机会;乘:趁。有空子可钻。指客观上提供了可以用来达到某种目的的机会。 |
患难见真情 | 只有经过共同的患难才能看出自己的知心朋友。 |
顾影惭形 | 看着身影,对自己的形体感到羞愧。指自认不配享受某种荣誉、称号等而感到惭愧。 |
体规画圆 | 犹言依样画葫芦。谓墨守成规,一味模仿。 |
士别三日,当刮目相待 | 指别人已有进步,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。 |
伏法受诛 | 伏法:由于违法而受处死刑;诛:杀死。犯法被杀。 |
前所未闻 | 从来没有听说过。 |
替死鬼 | 指代人受难或承担罪责的人。 |
十里洋场 | ①旧时上海的租界区域因外国人较多,洋货充斥,或称十里洋场;后因以借指旧上海市区。多含贬义。②泛指繁荣的市场。 |
不由分说 | 由:让;顺 随;分:辩别。不容许辩争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