厚往薄来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在交往中施予丰厚而纳受微薄。
出处《礼记·中庸》:“厚往而薄来,所以怀诸侯也。”孔颖达疏:“厚往,谓诸侯还国,王者以其材贿厚重往报之。薄来,谓诸侯贡献使轻薄而来。如此,则诸侯归服。”
例子不利其土地,不劳其人民,厚往薄来,羁縻而已。明·陈子龙《用夷目兵》
基础信息
拼音hòu wǎng báo lái
注音ㄏㄡˋ ㄨㄤˇ ㄅㄠˊ ㄌㄞˊ
繁体厚往薄來
感情厚往薄来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处事。
字义分解
推荐成语
- 音信杳无(意思解释)
- 月明千里(意思解释)
- 宁为鸡口,无为牛后(意思解释)
- 路遥知马力,日久见人心(意思解释)
- 易子而教(意思解释)
- 难以置信(意思解释)
- 流离转徙(意思解释)
- 玉卮无当(意思解释)
- 因噎废食(意思解释)
- 大千世界(意思解释)
- 困而不学(意思解释)
- 安眉带眼(意思解释)
- 春冰虎尾(意思解释)
- 急功近利(意思解释)
- 比众不同(意思解释)
- 恶醉强酒(意思解释)
- 举直错枉(意思解释)
- 分门别类(意思解释)
- 尽诚竭节(意思解释)
- 起死回生(意思解释)
- 轻重缓急(意思解释)
- 形影相随(意思解释)
- 一览无余(意思解释)
- 无声无息(意思解释)
- 拼得一身剐,敢把皇帝拉下马(意思解释)
- 三十六计,走为上计(意思解释)
- 亡魂失魄(意思解释)
- 骂骂咧咧(意思解释)
- 无恶不作(意思解释)
- 遥遥无期(意思解释)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地地道道 | 真正的,够标准的。 |
全科人儿 | 指父母、配偶、子女都健在的人。 |
聋者之歌 | 聋者学人唱歌,却听不到歌声,无以自乐。形容模仿别人的行为,实际上并不了解其中真义。 |
齐头并进 | 几支队伍并行前进。也指几个事情同时展开。 |
男女授受不亲 | 授:给予;受:接受;亲:亲自接触。封建礼教规定男女之间不能直接接触、言谈或授受物件,限制男女交往 |
争先恐后 | 争着向前;唯恐落后。 |
流离转徙 | 辗转迁移,无处安身。 |
玉卮无当 | 卮:古代盛酒的器皿;当:底。玉杯没有底。后比喻事物华丽而不合实用。 |
毁于一旦 | 一旦:一天。指得来不易的东西;一下子就毁掉了。多指长期劳动的成果或来之不易的东西一下子被毁灭掉。 |
不攻自破 | 不用攻击;自己就破灭了。多指不正确的理论或谣言未经批驳;就露出破绽;站不住脚了。 |
下临无地 | 临:居高处朝向低处。从高往下看,望不见底。形容地势极其陡峭。 |
挖空心思 | 形容费尽心计;想尽一切办法。 |
语重心长 | 重:郑重。恳切话说得诚恳;有分量;心意深长。 |
光前启后 | 犹“光前裕后”。 |
欺善怕恶 | 欺侮善良者,惧怕凶恶者。 |
善游者溺 | 会游泳的人,往往淹死。比喻人自以为有某种本领,因此而惹祸。 |
心旷神怡 | 心境开阔;精神愉快。旷:空阔;怡:愉快。 |
珠玉之论 | 形容精辟的言论,卓越的见解。 |
黄耳传书 | 黄耳:犬名;书:书信。黄犬为主人往返传书。后比喻传递家信。 |
淡泊以明志,宁静以致远 | 淡泊:恬淡寡欲;宁静:安宁恬静;致:达到。不追求名利,生活简朴以表现自己高尚的情趣;心情平稳沉着,才可有所作为。 |
定国安邦 | 邦:国家。治理和保卫国家,使国家安定稳固。 |
牛刀小试 | 牛刀:宰牛的刀。用宰牛刀在小生物身上做试验。比喻有大本领而先在小事上略微施展一下。 |
大腹便便 | 便便:肥胖的样子。肚子又大又肥。形容人长得非常肥胖。多指腹内空虚而言。现也多用形容不劳而获的人。 |
动魄惊心 | 使人神魂震惊。原指文辞优美,意境深远,使人感受极深,震动极大。后常形容使人十分惊骇紧张到极点。 |
家无儋石 | 十斗为一石,两石为一儋。形容家里没有存粮。比喻家境困难。 |
交臂历指 | 交臂:两手反缚;历指:古代拶指的刑罚。象罪犯两手反缚、受拶指的刑罚一般。形容痛苦万状,毫无自由。 |
扭直作曲 | 比喻是非颠倒。 |
各行其是 | 行:做;是:对的;其是:他自己认为是对的。各人按照自己认为对的去做。形容思想、行动不一致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