独树一帜的成语故事


独树一帜

拼音dú shù yī zhì

基本解释单独打起一面旗号。比喻风格新奇;自成一家。也比喻自立门户。

出处清 袁枚《随园诗话》:“所以能独树一帜者,正为其不袭盛唐窠臼也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独树一帜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独树一帜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舍安就危 宋·苏舜钦《上范希文书》:“延州逼近贼锋,而能舍安逸以就危隘,虽古人不逮也。”
加官进爵 明 周楫《西湖二集》:“征聘吴与弼进京,加官进爵,将隆以伊傅之礼。”
革风易俗
浪迹江湖 宋 张君房《云笈七签》第113卷:“某不能甘于寒苦,且浪迹江湖。”
想望丰采 《明史·冯琦传》:“数陈谠论,中外想望丰采,帝亦深眷倚。”
爱才如渴 清·叶燮《原诗·外篇上》:“嫉恶甚严,爱才若渴,此韩愈之面目也。”
因噎废食 汉 刘向《说苑》:“一噎之故,绝谷不食。”
心急如焚 清 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17回:“我越发觉得心急如焚,然而也是没法的事,成日犹如坐在针毡上一般。”
雄心壮志 宋 欧阳修《苏才翁挽诗二首》:“柳岸抚柩送归船,雄心壮志两峥嵘,谁谓中年志不成。”
凡事预则立,不预则废 西汉 戴圣《礼记 中庸》:“凡事豫则立,不豫则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