蠖屈鼠伏的成语故事


蠖屈鼠伏

拼音huò qū shǔ fú

基本解释蠖:尺蠖;伏:俯伏。形容卑躬屈膝向人讨好的样子。

出处宋·孔平仲《续世说·奸佞》:“注至,蠖屈鼠伏,佞词泉涌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蠖屈鼠伏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蠖屈鼠伏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卵与石斗 汉 焦赣《易林 艮之损》:“卵与石斗,麋碎无疑。”
服牛乘马 《周易 系辞下》:“服牛乘马,引重致远,以利天下。”
大有可为 清 李宝嘉《文明小史》:“地方虽一千余里,仙民成俗,大有可为。”
亭亭玉立 《北齐书 徐之才传》:“白云初见空中有五色物,稍近,变成一美妇人,去地数丈,亭亭而立。”
人才济济 清 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62回:“闰臣见人才济济,十分欢悦。”
举世混浊 战国楚·屈原《离骚》:“世混浊而不分兮。”
以权谋私 邓小平《一靠理想二靠纪律才能团结起来》:“有的党政机关设了许多公司,把国家拨的经费拿去做生意,以权谋私,化公为私。”
草菅人命 明 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第11卷:“所以说为官做吏的人,千万不要草菅人命,视同儿戏!”
风流才子 唐 元稹《莺莺传》:“清润潘郎玉不如,中庭蕙草雪消初。风流才子多春思,肠断萧娘一纸书。”
仰屋著书 《梁书·南平元襄王伟传》:“下官历观世人,多有不好欢乐,乃仰眠床上,看屋梁而著书。千秋万岁,谁传此者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