诬良为盗的成语故事


诬良为盗

拼音wū liáng wéi dào

基本解释诬:诬陷。良:好人。指捏造事实,陷害好人。

出处高阳《胡雪岩全传·平步青云》下册:“因为顾客可以不承认,反咬一口,‘诬良为盗’,还得吃官司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诬良为盗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诬良为盗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安身之处 明 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40回:“近闻刘景升病在危笃,可乘此机会,取彼荆州为安身之地,庶可拒曹操也。”
火树银花 唐 苏味道《正月十五夜》诗:“火树银花合,星桥铁锁开。”
严刑峻法 东汉 班固《汉书 丙吉传》:“后遭条狱之诏,吉扞拒大难,不避严刑峻法。”
众喣山动 明 李东阳《余肃敏公传》:“役未及兴,而众喣山动。”
杜绝言路 《后汉书·袁绍传》:“操欲迷夺时明,杜绝言路。”
赶尽杀绝 明 许仲琳《封神演义》:“黄天禄上马,提枪出营,见余化曰:‘匹夫赶尽杀绝,但不知你可有造化受其功禄!’”
仁义道德 唐·韩愈《原道》:“后之人,其欲闻仁义道德之说,孰从而听之。”
东扶西倒 宋 杨万里《过南荡》诗:“笑杀槿篱能耐事,东扶西倒野酴醿。”
稳操胜券 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平原君传》:“且虞卿操其两权,事成,操右券以责。”
断香零玉 清·洪昇《长生殿·尸解》:“这是我断香零玉沉埋处,好结果一场厮耨,空落得薄命留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