巍然不动的成语故事


巍然不动

拼音wēi rán bù dòng

基本解释巍然:高大的样子。形容高大坚固,不可动摇。

出处西汉·刘安《淮南子·诠言训》:“道者若丘山,嵬然不动,行者以为期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巍然不动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巍然不动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歌莺舞燕 宋·苏轼《锦被亭》词:“烟红露绿晓风香,燕舞莺啼春日长。”
因材施教 《论语 为政》子游问孝、子夏问孝朱熹集注引宋程颐曰:“子游能养而或失于敬,子夏能直义而或少温润之色,各因其材之高下与其所失而告之,故不同也。”
将在军,君命有所不受 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孙子吴起列传》:“臣既已受命为将,将在军,君命有所不受。”
难言之隐 清 钱谦益《跋留庵》:“钱氏少为党魁,晚托禅悦,生平颇多壹郁难言之隐。”
走马观花 唐 孟郊《登科后》诗:“昔日龌龊不足夸,今朝放荡思无涯。春风得意马蹄疾,一日看尽长安花。”
乐道好古 《孔丛子·公仪》:“鲁人有公仪体者,砥节厉行,乐道好古,恬于荣利,不事诸侯。”
举贤任能 《礼记 大传》:“三曰举贤,四曰使能。”
因噎废食 汉 刘向《说苑》:“一噎之故,绝谷不食。”
命与仇谋 唐·韩愈《进学解》:“命与仇谋,取败几时。”
作壁上观 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项羽本纪》:“及楚击秦,诸将皆从壁上观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