眼不识丁的成语故事


眼不识丁

拼音yǎn bù shí dīng

基本解释丁:表示最简单的字。形容一个字也不认得。

出处宋·文天祥《不睡》诗:“眼不识丁马前卒,隔床鼾鼻正陶然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眼不识丁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眼不识丁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望尘莫及 南朝 宋 范晔《后汉书 赵咨传》:“复拜东海相,之官,道经荥阳,令敦煌曹暠,咨之故孝廉也,迎路谒候。咨不为留,暠送至亭次,望尘不及。”
筋疲力竭 唐 元稹《有酒》诗:“精卫衔芦塞海溢,枯鱼喷沫救池燔。筋疲力竭波更大,鳍焦甲裂身已干。”
存而不议 唐·独孤及《仙掌铭并序》:“后代揭厉于玄踪者,聆其风而骇之,或谓诙诡不经,存而不议。”
八荒之外 战国 郑 列御寇《列子 仲尼》:“虽远在八荒之外,近在眉睫之内,来干我者,我必知之。”
秣马厉兵 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成公十六年》:“搜乘补卒,秣马利兵,修陈固列。”
肝胆欲碎
饥肠辘辘 清 蒲松龄《聊斋志异 西湖主》:“而枵肠辘辘,饥不可堪。”
功成名就 《墨子·修身》:“功成名遂,名誉不可虚假。”
夫唱妇随 《关尹子 三极》:“天下之理,夫者唱,妇者随。”
牝鸡司晨 《尚书 牧誓》:“牝鸡无晨。牝鸡之晨,惟家之索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