低声下气的成语故事


低声下气

拼音dī shēng xià qì

基本解释形容说话时恭顺卑微的样子。

出处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95回:“这里只苦了袭人,在宝玉跟前低声下气的伏侍劝慰。”


低声下气的典故

大观园内的快枯死的海棠反季节开花,预示将有大事发生。不久贾宝玉把从娘胎里衔出的通灵宝玉丢了,贾府上下都出动为宝玉找玉,宝玉因此大病一场,只苦了袭人,在宝玉跟前低声下气的伏侍劝慰。元妃这时去世,让贾府上下雪上加霜,从此走下坡路。
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低声下气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鸣锣开道 清 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99回:“大凡官府出街,一定是鸣锣开道的。”
闻声相思 《鬼谷子·内揵》:“君臣上下之事,有远而亲,近而疏,就之不用,去之反求,日进前不御,遥闻声而相思。”
绳之以法 汉 冯衍《上疏自陈》:“以文帝之明而魏尚之忠,绳之以法则为罪,施之以德则为功。”
物阜民安 《后汉书·刘陶传》:“夫欲民殷财阜,要在止役禁夺。”
卑谄足恭 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五宗世家》:“彭祖为人巧佞、卑谄足恭而心刻深。”
望尘莫及 南朝 宋 范晔《后汉书 赵咨传》:“复拜东海相,之官,道经荥阳,令敦煌曹暠,咨之故孝廉也,迎路谒候。咨不为留,暠送至亭次,望尘不及。”
陌路相逢 清·名教中人《好逑传》第八回:“我与你家小姐陌路相逢,欲言恩,恩深难言;欲言情,又无情可言。”
弦外之响 王国维《人间词话》四二:“古今词人格调之高无如白石,惜不于意境上用力,故觉无言外之味,弦外之响。”
敏而好学 《论语·公冶长》:“子曰:‘敏而好学,不耻下问,是以谓之文也。’”
今来古往 唐·崔珏《道林寺》诗:“今来古往人满地,劳生未了归丘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