包胥之哭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包胥:春秋时楚国大臣申包胥。比喻到别国哀求援兵。
出处春秋·鲁·左丘明《左传·定公四年》:“立依于庭墙而哭,日夜不绝声,勺饮不入口。”
例子《清史稿·睿忠亲王多尔衮传》:“平西王吴三桂,介在东陲,独效包胥之哭。”
基础信息
拼音bāo xū zhī kū
注音ㄅㄠ ㄒㄨ ㄓ ㄎㄨ
感情包胥之哭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宾语、定语;指求外援。
近义词秦庭之哭
字义分解
推荐成语
- 遏恶扬善(意思解释)
- 床上安床(意思解释)
- 吉星高照(意思解释)
- 笑骂由他笑骂,好官我自为之(意思解释)
- 物尽其用(意思解释)
- 艺高人胆大(意思解释)
- 形影相顾(意思解释)
- 富贵骄人(意思解释)
- 惊心动魄(意思解释)
- 一文不名(意思解释)
- 反面无情(意思解释)
- 见危致命(意思解释)
- 衣锦还乡(意思解释)
- 敷衍了事(意思解释)
- 将寡兵微(意思解释)
- 信以为真(意思解释)
- 专心一志(意思解释)
- 三三两两(意思解释)
- 新官上任三把火(意思解释)
- 将伯之呼(意思解释)
- 珠还合浦(意思解释)
- 迭床架屋(意思解释)
- 材雄德茂(意思解释)
- 超然物外(意思解释)
- 以直报怨,以德报德(意思解释)
- 超然绝俗(意思解释)
- 移日卜夜(意思解释)
- 临危授命(意思解释)
- 搬弄是非(意思解释)
- 辞喻横生(意思解释)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干城之将 | 干城:盾牌和城墙,比喻捍卫者。指保卫国家的大将。 |
杀手锏 | 喻指取胜的绝招。 |
官僚主义 | 指只发号施令而不考虚实际问题的工作作风,即当官作老爷的工作作风和领导作风。 |
丑媳妇免不得见公姑 | 公姑:公婆。比喻害怕见人而不得不见人。 |
结驷连骑 | 随从、车马众多。形容排场阔绰。 |
性急口快 | 性子急,有话就说。 |
不能自拔 | 拔:摆脱。不能将自己拔出来。指陷进很深的境地;难以使自己从中解脱出来。 |
冲锋陷阵 | 陷阵:攻破;深入敌阵。冲向敌人的防线;攻破敌人的阵地。形容作战英勇。 |
共商国是 | 国是:国事;国家的大政方针。共同商量国家的政策和方针。 |
贤母良妻 | 见“贤妻良母”。 |
唇枪舌剑 | 嘴唇像枪;舌头像剑。形容能言善辩;言词犀利;针锋相对。也作“舌剑唇枪。” |
度德量力 | 度:衡量。衡量自己的品德;估计自己的能力。指办事要充分考虑自己的威信和力量。 |
男大当婚 | 指男子成年后要娶亲成家。 |
空腹高心 | 腹内空虚而目空一切。形容并无真才实学。 |
鸡口牛后 | 宁愿做小而洁的鸡嘴,而不愿做大而臭的牛肛门。比喻宁在局面小的地方自主,不愿在局面大的地方听人支配。 |
足不出门 | 同“足不出户”。 |
束身受命 | 束身:约束自身,不放纵。比喻投案。指投案归顺过去以后、听从命令。 |
在此存照 | 照:查考,察看。写下字据保存进来,以作凭证 |
主人翁 | 当家作主的人。 |
转弯磨角 | 见“转弯抹角”。 |
头上末下 | 第一次,初次。 |
孤注一掷 | 注:赌注;赌博时所押上的钱;孤注:赌钱的人在输急时把所有的钱并在一起作为赌注;掷:这里指赌钱时掷骰子。赌徒在输急了的时候把所有的钱并作一次押上去;以决最后输赢。比喻在危急时用尽所有力量做最后一次冒险。 |
母夜叉 | 比喻凶悍的妇女。 |
落荒而逃 | 离开大路;逃向荒野。形容战败后狼狈地逃走。也比喻处于尴尬窘迫境地时狼狈而去。 |
二缶钟惑 | 二:疑,不明确;缶、钟:指古代量器。弄不清缶与钟的容量。比喻弄不清普通的是非道理。 |
貌合神离 | 貌:外表;神:内心。指外表上一致;内心里不一样。形容表面上关系很融洽;而实际上各怀心思。 |
读书三到 | 形容读书十分认真。 |
彼此彼此 | 指两者比较差不多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