案牍之劳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案牍:公文。办理公文事物的劳累。
出处唐 刘禹锡《陋室铭》:“无丝竹之乱耳,无案牍之劳形。”
例子吾徒幸无案牍之劳,且有休退之日,登高能赋,此其时乎?明·李桢《长安夜行录》
基础信息
拼音àn dú zhī láo
注音ㄢˋ ㄉㄨˊ ㄓ ㄌㄠˊ
繁体案牘之勞
感情案牍之劳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宾语;指办理公文事物的劳累。
近义词案牍劳形
字义分解
推荐成语
- 拨云见日(意思解释)
- 笑骂由他笑骂,好官我自为之(意思解释)
- 犬马恋主(意思解释)
- 过了这个村,没这个店(意思解释)
- 褒善贬恶(意思解释)
- 心里有鬼(意思解释)
- 哀而不伤(意思解释)
- 绳锯木断(意思解释)
- 敏而好学(意思解释)
- 屈指一算(意思解释)
- 平淡无奇(意思解释)
- 十全大补(意思解释)
- 通都大邑(意思解释)
- 倒冠落佩(意思解释)
- 进道若退(意思解释)
- 不能自拔(意思解释)
- 善游者溺(意思解释)
- 兴高采烈(意思解释)
- 熟能生巧(意思解释)
- 黑天半夜(意思解释)
- 龙驭上宾(意思解释)
- 一窍不通(意思解释)
- 坐观垂钓者,徒有羡鱼情(意思解释)
- 超然物外(意思解释)
- 袅袅婷婷(意思解释)
- 从天而降(意思解释)
- 乐以忘忧(意思解释)
- 无影无踪(意思解释)
- 断章截句(意思解释)
- 坐以待毙(意思解释)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妇人醇酒 | 谓沉湎于酒色。语本《史记·魏公子列传》:“秦数使反闲……公子(无忌)自知再以毁废,乃谢病不朝,与宾客为长夜饮,饮醇酒,多近妇女,日夜为乐者四岁,竟病酒卒。” |
自怨自艾 | 原指自己悔恨;自己改正。现形容悔恨交加。怨:悔恨;艾:割草;改正。 |
价值连城 | 价:价格;连城:连成一片的好多城池。形容物品很珍贵;价值很高。 |
南辕北辙 | 想往南而车子却向北行。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。 |
简明扼要 | 扼要:抓住要点。简单明了;抓住要点。 |
以身试法 | 身:亲身;指生命;试:尝试;法:法律;刑法。拿性命去尝试法律。 |
目不转睛 | 睛:眼珠。眼睛不眨;眼珠不转地盯着看。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;看得出神。 |
止于至善 | 达到最完善的境界。 |
冠绝一时 | 冠绝:遥遥领先,位居第一。形容在某一时期内超出同辈,首屈一指。 |
心急如焚 | 心里急得像着了火一样。形容心情极其焦急。焚:烧。 |
一场空 | 努力和希望完全落空。 |
生死有命 | 生死;生存和死亡。迷信指人的生死等一切遭际皆由天命决定的。指事势所至、人力不可挽回。 |
进锐退速 | 锐:迅速。急于求进者往往后退也快。 |
光前裕后 | 光前:光兴前业;裕后:恩泽流传及子孙。指增光前代;造福后人。形容功绩显著。 |
比众不同 | 与大家相比,大不一样。 |
三个臭皮匠,合成一个诸葛亮 | 诸葛亮:三国时蜀国刘备的军师。比喻人多智广。 |
一鼓作气 | 一鼓:第一次击鼓;作:振作;气:士气。作战时第一次敲鼓可以鼓起战士的锐气。比喻趁劲足时一下子把事情完成。 |
通今达古 | 同“通今博古”。 |
一条龙 | 比喻事物首尾相连,排成一条连续不断的线。也比喻生产程序或工作环节上的相关联的连续。 |
读书种子 | 指在文化上能承先启后的读书人。 |
空话连篇 | 连篇:整篇。整篇都是空话,缺乏具体内容。 |
勤学苦练 | 认真学习,刻苦训练。 |
屡试不爽 | 屡次试验都不错。 |
轻重缓急 | 缓:慢;不急。指各种事情中有主要和次要的;有急于要办的和可以慢一点办的。 |
千真万确 | 真:真实;确:确实。形容情况非常确实。 |
圆凿方枘 | 凿:榫眼;枘:榫头。方榫头插不进圆榫眼。比喻不相投合;格格不入。 |
经国之才 | 指治理国家的才干。 |
朝升暮合 | 零碎卖米。形容生活困难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