行师动众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谓指挥大军作战。
出处《三国志·魏书·明帝纪》“癸丑,葬高平陵”裴松之注引晋·王沈《魏书》:“即位之后,褒礼大臣,料简功能,真伪不得相贸,务绝浮华谮毁之端,行师动众,论决大事,谋臣将相,咸服帝之大略。”
基础信息
拼音xíng shī dòng zhòng
注音ㄒ一ㄥˊ ㄕ ㄉㄨㄥˋ ㄓㄨㄥˋ
繁体行師動衆
感情行师动众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谓语、宾语、状语;指大规模行动。
近义词兴师动众、劳师动众、行军动众
反义词单枪匹马、小打小闹
英语move troops about stir up the people
字义分解
推荐成语
- 国中之国(意思解释)
- 风流人物(意思解释)
- 说东道西(意思解释)
- 定时炸弹(意思解释)
- 来去无踪(意思解释)
- 冰解的破(意思解释)
- 青山绿水(意思解释)
- 蠢蠢欲动(意思解释)
- 一拥而上(意思解释)
- 柳暗花明又一村(意思解释)
- 白日见鬼(意思解释)
- 连编累牍(意思解释)
- 流离转徙(意思解释)
- 铁面无私(意思解释)
- 不攻自破(意思解释)
- 通都大邑(意思解释)
- 忠臣不事二君,贞女不更二夫(意思解释)
- 满招损,谦受益(意思解释)
- 叽叽喳喳(意思解释)
- 流里流气(意思解释)
- 理直气壮(意思解释)
- 牛郎织女(意思解释)
- 珠还合浦(意思解释)
- 千家万户(意思解释)
- 无影无踪(意思解释)
- 坐以待毙(意思解释)
- 众口铄金,积毁销骨(意思解释)
- 主人翁(意思解释)
- 甘拜下风(意思解释)
- 末大必折(意思解释)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积不相能 | 积:积久而成的;能:亲善。指一向不和睦。 |
稀里哗啦 | 象声词,形容雨、东西倒塌等发出的声音。形容被彻底破坏或零零散散。 |
早出晚归 | 早晨出动,晚上归来。 |
一路风尘 | 形容旅途辛苦。 |
杯蛇幻影 | 比喻疑神疑鬼,自相惊扰。同“杯弓蛇影”。 |
林下风致 | 同“林下风气”。 |
匡乱反正 | 消除混乱局面,恢复正常秩序。 |
一塌糊涂 | 形容混乱或败坏到了不可收拾的程度。 |
四书五经 | 四书:亦称四子书,即《大学》、《中庸》、《论语》、《孟子》;五经:《诗》、《书》、《礼》、《易》、《春秋》。指儒家经典。 |
顿挫抑扬 | 形容诗文作品或音乐声响等高低起伏、停顿转折,和谐而有节奏。 |
举善荐贤 | 贤:胡才能,有道德的。保举推荐品德好、有才能的人。 |
野没遗贤 | 见“野无遗贤”。 |
反面无情 | 翻脸不讲情面。形容对人的态度突然变坏;不留情面。 |
光前裕后 | 光前:光兴前业;裕后:恩泽流传及子孙。指增光前代;造福后人。形容功绩显著。 |
动魄惊心 | 使人神魂震惊。原指文辞优美,意境深远,使人感受极深,震动极大。后常形容使人十分惊骇紧张到极点。 |
如痴如醉 | 形容神态失常,失去自制。 |
鲜血淋漓 | 淋漓:不停往下滴落的样子。形容鲜血流淌不止。 |
南征北战,东荡西杀 | 征:征战;荡:扫荡。形容转战南北,奋勇杀敌。 |
生知安行 | 生来就知道天下通行的大道,从容安然地实现天下的大道。 |
显亲扬名 | 显:使显赫;扬:传扬。使父母宗族显耀;张扬自己的声誉。指中举、立功、做官的荣耀。 |
一刹那 | 刹那:梵文ksana的音译。指十分短促的时间。 |
慌不择路 | 势急心慌,顾不上选择道路。 |
有志竟成 | 竟:终于。只要有决心,有毅力,事情终究会成功。 |
光怪陆离 | 光怪:奇异的光彩;陆离:色彩繁杂。形容奇形怪状;五颜六色。也形容事物离奇多变。 |
惹是生非 | 惹:引起。非:事端。招惹是非;引争事端。 |
命途多舛 | 舛:不顺,不幸。命运充满不顺。指一生坎坷,屡受挫折。 |
势在必行 | 行:做。从事情发展的趋势看,必须采取行动。 |
力屈道穷 | 屈:竭,穷尽;道:途径,办法;穷:尽。力量办法都已穷尽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