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 |
解释 |
径情直遂 |
径情:任意、随心;遂:成功地满足心愿。随着自己的意愿;顺利地达到目的;获得成功。 |
敌众我寡 |
敌方人数多;我方人数少。多形容双方对峙;众寡悬殊。 |
晕头转向 |
晕:头脑发昏;转向:辨不清方向。形容头脑昏乱辨不清方向。 |
一指蔽目,不见泰山 |
蔽:遮盖;泰山:山名。一根手指挡住了眼睛,连面前高大的泰山都看不见。比喻为局部现象所迷惑,看不到全局或整体。 |
想望丰采 |
见“想望风采”。 |
千锤打锣,一锤定音 |
比喻在众说纷纭的情况下发表决定性的意见。 |
刀光剑影 |
刀的闪光;剑的投影。表示拿刀持剑的人将要动手;显出杀气腾腾的样子。现用于坏人就要行凶;干坏事。也形容激烈斗争的场面。 |
敲诈勒索 |
依仗权势或抓住别人的把柄;采取威胁手段索取钱财。 |
折臂三公 |
晋代的羊枯,曾坠马折断手臂,官至三公。指贵官堕马。 |
骨肉之亲 |
骨肉:骨和肉,比喻至亲;亲:亲爱。比喻父母、兄弟、子女之间相亲相爱的关系。 |
善游者溺 |
会游泳的人,往往淹死。比喻人自以为有某种本领,因此而惹祸。 |
道山学海 |
道、学:学问。学识比天高比海深。形容学识渊博。 |
黑天半夜 |
指深更半夜。 |
东施效颦 |
美女西施因病皱眉;显得更美。邻里丑女(后称东施);机械地模仿;也皱起眉头;结果这副苦相使她显得更丑(效:模仿;颦:皱眉头)。比喻不顾具体条件;不加分析地胡乱摹仿别人;结果适得其反;显得可笑。 |
读书种子 |
指在文化上能承先启后的读书人。 |
叫苦连天 |
一声接一声地诉苦。 |
似是而非 |
是:对;正确;非:不对;错误。好像是对的;实际上不对。指表面上相似;实际上不一样。 |
山阴道上,应接不暇 |
山阴道:在会稽城西南郊外,那里风景优美。原指一路上山明水秀,看不胜看。后用下句比喻来往的人多,应接不过来。 |
岁寒三友 |
松、竹经冬不凋,梅花耐寒开放,因此有“岁寒三友”之称。 |
鞭辟入里 |
鞭辟:鞭策,激励;里:最里层。形容作学问切实。也形容分析透彻,切中要害。 |
赤胆忠心 |
赤:赤诚、真诚;忠:忠诚。形容很忠诚;有时也指非常真诚的心。也作“忠心赤胆”。 |
三十六计,走为上计 |
原本指无力与敌人对抗;最好是避开。后指事情已经到了无可奈何的地步;没有别的好办法;只能出走。 |
经国之才 |
指治理国家的才干。 |
弥留之际 |
弥留:本指久病不愈;后多指病危将死的状况;际:时候。病危将死的时候。 |
一目十行 |
看书时同时可以看十行。形容看书非常快。 |
牛头不对马嘴 |
比喻答非所问或两下不相合。 |
古来今往 |
从古代到现代。 |
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|
比喻本来想损害别人,结果却害了自己。 |